 |
生命医学的重要性:
人体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面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,有一套和谐的机制。
千百年来,很多事情改变了,但人的本性没有改变。人的思想都是从人的身体里发出的。
拿破仑曾说“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”,而中医认为: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。
所以,生命医学其实也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。 |
|

|
《黄帝内经》成书原因:
《黄帝内经》是国学经典中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,它说明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中被看作是帝王之业,是大功德、大慈悲。
“聖”,所谓圣人,就是能听从自己本性的人,也就是能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,如能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,又能使他人听从自己的身体和欲望,便能由人而王:故圣人重医药。
古文的“天”字是人头顶着天,意为“天下即人身”: 故圣人重医药。
上医医国、中医医人、下医医病: 故圣人重医药。 |
|
 |
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意义/作用:
中国自古崇尚“从医入道,道以医显”。学习《黄帝内经》,能让我们更多地向内看,更容易达到“天人合一”(
大宇宙与小宇宙、或者说,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)的境界,而“天”与“人”越和谐,便越接近“至善”。
学习《黄帝内经》,能让我们提升洞察力,学会更好的认知事物的方法,从而增加对天地自然的感悟。
中医经典很多,但最为经典的只有两部书,一是《黄帝内经》,二是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。
《黄帝内经》的“经”以丝线为边旁,原始的象是脐带,是连同先天和后天的桥梁,是重要的、根本性的东西。
中国国学的经书一般具有重要性、根本性、不变性的特点,讲的是原则、本质、规律;而纬书则是讲变化的。 |
|
 |
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方法:
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,不应用“学”的方法,而应用悟“道”的方法。
大道至简,老祖宗教我们用“取类比象”的方法来学习和记忆这些东西——医易同源,《易经》把宇宙万物都分为“八卦”,而中医则把万物分为“五行”,或进一步概括为“阴阳”。 |
|

|
五行学说:
1、五行的概念:即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
五行学说,是以这五种基本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、解释世界、探索宇宙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,属于五行系统结构论的哲学范畴。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领域,是以其基本规律来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、局部与整体、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,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。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、图表(取类比象)
五方
|
东
|
南
|
中
|
西
|
北
|
五季
|
春
|
夏
|
长夏
|
秋
|
冬
|
五行
|
木
|
火
|
土
|
金
|
水
|
五气
|
风
|
暑
|
湿
|
燥
|
寒
|
六邪:风、火、暑、寒、燥、湿
|
五脏
|
肝
|
心
|
脾
|
肺
|
肾
|
↓主
|
五体
|
筋
|
血(脉)
|
(肌)肉
|
皮毛
|
骨
|
↓开窍于
|
五官
|
目
|
舌
|
口
|
鼻
|
耳
|
五腑
|
胆
|
小肠
|
胃
|
大肠
|
膀胱
|
六腑的提法,是增加了“三焦”
|
五液
|
泪
|
汗
|
涎
|
涕
|
唾
|
五脉
|
弘
|
洪
|
缓
|
浮
|
沉
|
五志
|
怒
|
喜
|
(忧)思
|
悲
|
恐
|
五化
|
生
|
长
|
化
|
收
|
藏
|
五色
|
绿
|
红
|
黄
|
白
|
黑
|
五谷
|
麦
|
黍
|
粟
|
稻
|
豆
|
五味
|
酸
|
苦
|
甘
|
辛
|
咸
|
五音
|
角6
|
徵5
|
宫1
|
商2
|
羽3
|

|
|
 |
名词解释:
魄力:“魄”为肺神,肺神足而外现;“力”从腰处来,显示的是肾精之足。魄力显示的是身体状况。
精神:“精”为肾精,“神”为心之神,所谓“精神”,在中医,指的是心肾相交的能力。心力足、肾精足而外现,就是有精神。
胆识:人的决断力与胆相关。胆气足则显示有胆识。
意志:脾主运化,“意”为脾(精)的外现,脾之神为意。脾气足则外现为灵活、关联能力强。
“志”是肾之神(明)。所谓“意志”,在中医,指的是人体的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。
聪明:“聪”为耳目之合,肾开窍于耳、肝开窍于目,肝肾功能强的人便显聪明。
买东西,不买南北:东木西金,为可承受之物;南火北水,为不可承受之物。
骂人“你不是东西”意即“你是南北”,寓意“你和水、火一样,无情无义”。
昏厥掐人中:当人昏厥时,即为督脉的阳气上升而不下行,任脉的阴气下降而不上升,即成阴阳离绝之象,是《易经》中的天地否卦;
掐人中可使血气重新联通,阴气上升、阳气下循,成地天泰卦。
人中:人的中部在人中,是人体中两条最大的经脉的汇合点。这两条经脉分别是督脉和任脉。人中是人体气血的沟渠,主气血交通能力, 故宜深、长、宽。又因为人中主的是气血交通的能力,所以别称“寿宫”、“子庭”。
督脉:起于会阴、终于人中,后面的正中线,竖行,是人体的大阳经,主气。男人的生育,关键看督脉。
任脉:起于人中、终于会阴,前面的正中线,竖行,是人体的大阴经,主血。女人的生育和妇科病的治疗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脉。
任督二脉相连,即成“周天”。
|
|

|
《黄帝内经》要求我们因天之序(顺其自然),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——人体生命日节律,一天之中人的养生法则:
1、子时:11-1点 . 胆经当令
子时,一阳生,凡十一藏取决于胆(的生发)。
藏:西医用“脏”,只关于物质基础;
而中医用“藏”,分为三个层面,形(物质基础)、气(运动方式)、神(形与气的外现)
有“内藏”就有“外象”(一根手指上就有五脏)
为什么十二生肖“鼠”为首:
胆主生发,但此时阳气还很小。
失眠的原因与治法:
□. 心肾不交造成失眠:心火上漂,肾水下行,变成《易经》的“火水未济”卦,此时虚火扰头,难以成眠。治疗的方法是使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,变成《易经》的“水火既济”卦。
□. 胃不和则卧不安:晚上宜少吃
2、丑时:1-3点 . 肝经当令
左肝右肺,降龙伏虎为最难:
青龙在东方,白虎在西方,南方有朱雀,北方有玄武;《易经》中的上九“见群龙无首,吉”便是说四方之气升降有序,相连成圆,循环不息,群龙看不出首位,便是系统运行良好,为吉。
肝藏血,肝主筋:
将军之官,谋略出焉:
肝为将军之官,主谋略,需要藏血
将军很“牛”,但出手要“三思”:
牛为“丑”,古文的丑字是人手伸出又要收回的样子,告诉我们,丑时虽然牛气十足,是生发之象,但有要注意收敛。
3、寅时:3-5点 . 肺经当令
经脉为什么从肺经开始:每天从寅时开始天亮,每年从寅月开始开年(春节一般在寅月)
相傅之官:肺相当于帝王的宰相与老师,人体的气血从此开始重新分配,如同我们国务院的之责
老人早醒意味着什么:3-5点应是人睡眠最深的时候,气血重新分配之时应该在人深睡眠状态完成。人老后肃降(收敛)功能下降,只剩下宣发。此时醒来,尤其是大汗淋漓说明收藏功能很差了,需要治疗。
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3、4点的原因:正值气血分配时候,如分配不够便会猝死。
4、卯时:5-7点 . 大肠经当令
天门与地户:早上天亮了,为天门开,天门开时地户也要开;地户,在中医中指的是魄门,即肛门。
肺与大肠相表里:
便秘与拉稀(主津所生病):都是肺出问题,拉稀是津的功能不足,便秘是津的功能过实。如有心梗的毛病,切记大便时过于用力。
5、辰时:7-9点 . 胃经当令
阳明胃经是从迎香,经山根,到额颅,往下沿着身体走到脚的中趾底下。
□. 脚的中趾疼痛,就意味着胃出了问题。
□. 脸及额头上生痤疮的人,常系胃寒,多爱喝冷饮--人体内部是一个恒温机制,当胃长期受寒,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发出热来攻胃之寒,于是形成胃之燥火,更显热渴,恶性循环,长此形成痤疮。
夏天反而应喝温水,喝温水比喝凉水解渴
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:此时身体的阳气已经全升起,太阳也升起来了,我们便需要补充一些阴,食物是属阴的——春雨贵如油,此时的一点阴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。
早饭吃多会不会发胖:此时阳气充足,有能量进行消化,并且下一个时辰当令的正是脾经,主运化,正好将消化的食物转化成精血,运到身体的五脏各部,所以早饭多吃是不会发胖的。
“胃经”的含义:胃经乳中、膝盖(坐时可将手放在膝盖上,因手上的劳宫穴与心包对应,暖,可保护膝盖)、足三里(膝盖下三寸,长寿穴)
血病与胃(主血所生病):
6、巳时:9-11点 . 脾经当令
脾主运化:脾与肺在中医中同属太阴,肺分配的是全身气血,而脾是分配胃腐熟了的食物的营养,将之分配到肌肉腠理之中,是肺的前站。
脾主身之肌肉:外现于唇,如脾运行好,则嘴唇滋润丰满,反之,则瘪、干枯
在志为思,思伤脾:
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:
7、午时:11-13点 . 心经当令
午时,一阴生:
子午功,心肾相交:在子时、午时练功,即取一阳初生、一阴初生的时间,因此时天地阴阳相交,可盗天机。
为什么要午睡:有助心肾相交
午马的含义:中医认为,马属于火性,如心脏般不停息。阿胶用驴皮来熬,是取其收敛性,服用阿胶,可增加心血的收敛性,使其不再一味散发而导致贫血。
8、未时:13-15点 . 小肠经当令
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:小肠主吸收,它将腐熟食物的精华吸收了之后,拿出来给各个脏器,如同我们的国税局,虽然收了很多钱,但自己不能花,最终要拿出来
午饭要吃好:“羊、大”即“美”,主滋味
心与小肠相表里:
9、申时:15-17点 . 膀胱经当令
从头脑沿着人的后背到小脚趾的一条大经脉,太阳经。故当小脚趾出问题时意味着膀胱经的问题。
朝而受业,夕而习复:此时人的记忆力好,故早上学习的东西,此时适合复习和练习。
头痛:两边痛,可能是胆经的问题;
左边偏头痛,可能是肝血的问题;
右边偏头痛,可能是肺气的问题;
前额痛,可能是胃经的问题;
后脑痛,可能是膀胱经的问题;
膀胱与肾相表里:
存储津液,气化则能出矣:
10、酉时:17-19点 .肾经当令
肾主藏精:“精”在中医里的作用如“钱”,即什么都可以变现,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
肾神为志:
酉“鸡”的内涵:肾属水,水是两个阴爻中有根阳爻,它就是藏在水中的一点真阳,这与自然界中雷电的象相像,所以藏在肾水中的一点真阳便被称为“龙雷之火”。鸡属火性,故宜水炖(鸭属寒性,宜火烤)。民间说鸡为发物,就是因为它可以把“热”散出来,是它里面藏着一点真阳。
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:发高烧是气血足的现象,孩子容易患;发低烧是气血水平低的现象。如酉时发低烧,意味着肾气大伤,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手淫过度容易肾气大伤。中医认为“欲不可早”,女子早则伤血,男子则伤精,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无尽的麻烦。新婚夫妇也容易发低烧。
肾的创造力:肾是最有创造力的,“技巧出焉”,心灵手巧的人意味着他肾精足。
肾精足还可以造化形容,生育孩子,也是肾的创造力的表现。
元气:先天带来的精气。如同我们的煤气罐,如果罐中气不足,则可通过少开“阀门”,开“小火”来节约使用,达到增寿的目的;如罐中气足,随意开大火也会折寿。所以,人生的阀门不应随意乱开,不可开太大,宜小火温熏,宜少阳。元气藏在肾中,如把元气比喻为父母,五脏是五个兄弟姊妹的话,肾便是老大,“父母”居住在“老大”家。
咸味入肾:日常生活中元气不足的人不知不觉会喜欢吃味道浓的东西,正是需要这些咸味来吊元气。中医认为盐可以重镇安神,就是因为咸味可以调出元气,精足则可安神。
补肾:中国人认为,肾藏元气、主创造,而元气是每天都需要消耗的,所以必须经常补肾。
肾与房事:我们会发现,孩子没有房事,且通常哀而不伤,经脉处在通畅的状态下,故成长速度很快。中年人有房事,情绪哀且易伤,经脉不通畅,造成机体老化——真正变老的原因,就是消耗大于吸收。淫欲伤肾精,无论明耗还是暗耗。当身体好的时候,房事可以激发生机;当身体不好的时候,房事反会消耗身体。
11、戌时:19-21点 .心包经当令
心包经,从心脏外围,经乳间、走腋下、沿手臂阴面到手指。中指麻木即为心包的问题
“心包”解:西医中没有“心包”的概念。
中医认为:心是君主之宫,不受邪,而“心包”就是代邪受过的
阴气正盛,阳气将尽:
膻中者,喜乐出焉:处于两乳中间的膻中穴。此时可用来娱乐,比如聊天说话。
敲打“心包经”的好处:掐揉腋下大筋,敲打手臂阴面中线,从内向外捋中指,消除心包积液,是良好的解郁之法,整个身心的代谢都会增强。
以形领气:双手合十的动作是用来收敛心包经,收敛心神的,此时掌跟位置就在膻中穴位置。
下跪,即放下自我。
12、亥时:21-23点 .三焦经当令
“三焦”解:“焦”字,上隹为小鸟,下四点为小火少阳。
上焦:心、肺,中焦:脾,下焦:肝、肾
亦有观点认为:三焦是联系五脏六腑的那些“系挂”,如“膜、筋、脂肪”。
三焦通畅,人体才健康。
痤疮长在脸、额头上,是胃寒,痤疮长在下巴上,乃是肝肾火旺,“思春”所致。
“亥”字解:西方人认为,从生物钟角度来讲,22点是最佳做爱时间。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第一个字是“一”,最后一个是“亥”。
房事最佳时机:甲骨文象形的“亥”字,是上面一阴一阳,下面是一个男人搂着一个女人在睡觉,而女人有大了肚子(怀孕)。
此时是一天最后一个时辰,一轮新的生命就要开始了。
亥时就应像猪一样,什么也不想、什么也不做,无忧无虑,吃了睡、睡了吃,哼哼享受的状态。 |